• 常用
  • 站内搜索
  • 百度
  • google

电脑软件

开小米YU7戴小米墨镜是什么体验,小米YU7车主用车心得:这三大缺陷你能忍吗?

  • 软件版本:
  • 软件大小:
  • 更新日期:2025-07-05
  • 下载次数:2
下载地址

详细介绍

当我第一次在小米体验店见到属于YU7 Max时,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,不得不说小米是懂用户的,外观确实吸引到我了,真的很惊艳。3分钟订单突破20万台,1小时接近30万台的销售神话,让我在支付定金时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。如今作为首批车主深度体验后,我把自己真实的用车体验发出来,希望给准备购车的朋友一点建议。

开小米YU7戴小米墨镜是什么体验

一、我认为的实用功能

1. 天际屏全景显示:挡风玻璃变身信息中心

那块横贯前挡玻璃底部的1.1米“天际屏”,起初让我担心会分散注意力,实际使用却成了最依赖的功能。导航路线仿佛悬浮在道路上,车速信息与实景融合较好。

特别是在陌生城市的高架桥迷宫中,AR导航指引清晰得如同游戏界面。不同于传统HUD的局限,它能同时显示三区域信息——我习惯左侧车辆状态、中间导航、右侧音乐播放。夜间驾驶时,抗眩光涂层让显示始终保持清晰,视线切换几乎无需重新聚焦。

2. 车外语音控制:解放双手的魔法

当我抱着快递箱站在车尾,只需一句“小爱同学,打开后备箱”,电动尾门应声而开——最远在9个车位距离外也能准确响应。这个功能在超市停车场成为旁人瞩目的焦点,真正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。不过要记得在设置中开启声纹识别,避免他人误唤醒。

3. 135?后排“躺平”模式:长途旅行的救星

上周带家人郊游,妻子将后排调整到135度半躺姿势,配合零重力座椅(全系标配),原本晕车的她全程舒适入睡。后排电动调节按钮设计在门板上,老人也能轻松操作,这细节比朋友的百万豪车考虑更周到。

4. 磁吸生态拓展:移动创意空间

B柱位置的磁吸接口成为我最爱的设计。装上随赠的圆形控制器,孩子在后排可独立调节空调温度和娱乐系统。官网可选配件达8种磁吸模块,我额外购置的磁吸纸巾盒解决了车内凌乱问题。这种灵活拓展性让爱车每周都有新体验。

5. 晕车舒缓模式:很好的体验感

开启后动能回收变得极其线性,80岁的老丈人第一次坐电车竟没晕车,连说“这车稳当”。原理是通过调节电门响应和悬架阻尼,减少加减速时的突兀感

二、我认为的真实优缺点

1.三大核心优势

颜值即正义:被称为“法拉米”的造型绝非虚名。低趴的轿跑比例配合钛金属色漆面(实车比图片更惊艳),每次锁车都忍不住回望。贯穿式灯带在夜间点亮时的仪式感,让小区邻居频频询问车型。

续航无焦虑:标准版835公里续航实测在城市通勤中轻松突破700公里,百公里13.3度电的能耗控制惊艳。我的Max版支持5.2C超快充,实测在国家电网充电桩15分钟补充620公里续航,咖啡没喝完电已充满。

驾控高级感:即使调到运动 模式,YU7仍比SU7温和20%,但高级感反而提升。过减速带时“砰砰”两声干净利落,高速变线车身如轨道车般稳定。闭式双腔空悬(Pro版以上标配)既能升高应对烂路,也能在高速自动降低车身。

2.三个硬伤痛点

空间魔术师失手:尽管车长近5米,但为造型牺牲了后排头部空间。我身高178cm坐直时头发会扫到顶棚,溜背设计导致后备箱高度仅72cm,婴儿车需侧放。

夏日天幕煎熬:中低配的全景天窗没有物理遮阳帘,7月~8月暴晒下即便贴了隔热膜(花费680元),头顶仍感热浪蒸腾。Max版的EC调光天幕虽可变暗,但防晒效果仍不如物理遮挡。

轮胎配置争议:标准版后轮仅245mm胎宽,比同级竞品窄10mm。激烈过弯时抓地力稍显不足,选装275mm宽胎需加8000元,这成本本应包含在基础价中。

三、三款配置我建议这样选

1. 标准版(25.35万):精打细算之选

推荐理由:835km续航碾压同级,比Model Y后驱版便宜1万元适合人群:南方城市通勤族/预算敏感家庭超值点:激光雷达、800V平台、零重力座椅全系标配避坑提示:建议加装275mm后轮,提升行驶稳定性

2. Pro版(27.99万):全能战士首选

推荐理由:加2.64万获得四驱 空悬,续航仍达770km适合人群:多孩家庭/常走非铺装路面用户隐藏福利:占预售订单53%,二手车保值率预期更高真相:对比Model Y长续航版省2.36万,续航反超51km

3. Max版(32.99万):性能控的终极玩具

推荐理由:3.23秒破百性能超越80万级燃油SUV为极致买单:5万元差价换来Brembo卡钳 5.2C超充 25扬声器理性提醒:三元锂电池冬季续航更优,但交付需等8个月

四、我认为应该改进的痛点

后排功能升级:Max版后排缺少通风功能,夏季乘坐舒适性打折,应增加选装项

智驾亟待升级:智驾能力相较于华为系车型还是有很大差距,如:应对加塞车辆时,系统偶尔选择打方向避让而非减速,存在安全隐患

遮阳帘解决方案:中低配天窗应提供物理遮阳帘选装,成本不过数百元

全系宽胎标配:将255mm胎宽作为基础配置,提升操控安全性

五、我建议购车前避坑指南

保险精买策略:车损险 三者险 司乘险 交强险 医保外险足够,其他险种多为智商税

提车周期预警:现在下订标准版需等50周以上,着急用车者慎拍

延保没必要买:五年质保覆盖核心部件,多数车主开不到五年就换车

防晒必做项目:天窗贴优质隔热膜(预算800元左右),比官方遮阳帘实惠

配件采购技巧:某宝副厂配件价格是官网1/3,磁吸支架等非关键件选第三方更划算

写到最后

个人认为,YU7最近确实很火,不管是真实购买还是黄牛炒高热度,25万起售价,长续航加上超高的颜值,无疑不是年轻人的首选,但是对于我这种中年一代体验过很多车型,我最看重的还是安全,小米作为新造车企业缺乏传统汽车对“安全”的理解,整车安全性还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,如果你对安全有很强的意思,建议慎重考虑。

下载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