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常用
  • 站内搜索
  • 百度
  • google

软件资讯

3C充电宝,充电宝行业迎大考!

  • 更新日期:2025-07-05
  • 查看次数:3

中经记者 陈佳岚 深圳报道

日前,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局(以下简称“民航局”)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、3C标识不清晰、已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,也让“3C认证充电宝”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3C认证(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,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)充电宝都迎来较大销量增长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一政策实施后3C认证充电宝市场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
然而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近日走访一些线下市场了解到,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一些没有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在销售的情况。与此同时,一些共享充电宝品牌提供的共享充电宝产品也没有3C认证标识。

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目前消费者手中还有大量未有3C认证的产品,行业是否应该用更多元的标准来衡量充电宝?比如,有些充电宝购买于两年前,彼时国内还没有落地3C认证,但设备有欧美市场的CE认证和FCC认证标志,也会有基本的质量保证。

3C充电宝

3C认证产品销量大增

存量产品可日常使用

6月26日,民航局紧急发布通知,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、3C标识不清晰、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。这一规定直接将充电宝的3C认证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而当前,民航局的这一新规也直接催生了巨大的充电宝置换需求。相关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一周内,3C认证充电宝的搜索量同比激增120%,头部品牌产品牢牢占据销量榜单前列。记者在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“充电宝”看到,排名靠前的充电宝产品的销售页面显著标明了3C认证及其他相关宣传标语。

3C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、国家安全及环境,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。根据国家规定,自2024年8月1日起,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充电宝,不得出厂、销售、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。认证依据GB 4943.1和GB 31241标准,对充电宝的充放电温度控制、高温外部短路、跌落和挤压等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。

也正是由于充电宝是去年才纳入强制管理范畴的,目前消费者使用的很大一部分充电宝产品都没有3C认证。

从2024年8月起,市面上销售的充电宝都要有3C标识。不少消费者也有疑问,在此之前购买的、没有3C标识且未被召回的充电宝,还能用吗?

对此,7月3日,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明确回应,从2024年8月1日起,如果商家销售了没有CCC认证的充电宝,就违反了产品质量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,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要遵守相应规定。

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记者表示,从法律层面来说,政策主要规范的是销售环节,对于消费者此前合法购买且未被召回的产品,并没有明确禁止使用。该政策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,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,推动充电宝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。但考虑到安全风险,消费者需要更加谨慎。消费者在使用无3C标识充电宝时,要密切关注其使用状态。为了自身安全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建议更换有3C标识的产品,毕竟安全是使用电子产品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

3C充电宝

无标产品仍在部分渠道流通

值得留意的是,由于市场监管部门难以有效追溯早期流入的市场无认证的产品,目前在市场上,仍有一些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在售。

近日,记者走访一些线下门店以及深圳华强北也了解到,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不少未标注3C标识的充电宝产品,他们与合规产品同时陈列售卖。

一位华强北市场商家还提醒前来购买充电宝的消费者:“坐飞机需买带3C标识产品,如果没有坐飞机需求,不带3C标识的充电宝也可以满足日常使用。”但其未主动谈及要下架相关商品。

也有华强北市场商家表示,华强北市场海外客户多,无3C标识产品主要是销往海外市场,如欧洲、美国、澳大利亚,因其认证标准以CE、FCC为主,符合当地法规要求。

而市场上还存在不标明品牌或生产厂家的“白牌”充电宝,部分产品甚至贴有虚假的CE或3C标识。

与此同时,记者走访深圳地铁、商场等线下场景也了解到,部分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产品也没有3C标识,消费者仍可正常扫码使用。

从安全角度而言,3C认证是对产品安全、电磁兼容等方面的强制性认证,旨在保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。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无3C标识的充电宝都必然会出现安全问题,但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,可能在设计、生产环节未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标准,存在诸如过充、过放、短路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。

3C充电宝

对产业链影响几何?

充电宝召回事件以及民航局无3C标识充电宝禁止登机的禁令实施,对充电宝产业链厂商也将产生多维度的影响。

电芯作为充电宝核心部件,需通过GB 31241—2022等安全标准检测。规定要求厂商严格审核电芯供应商资质,优先选择持有有效3C认证的供应商。近日,安克创新方面向记者确认,已与宁德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并签署了首批4500万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芯的采购协议。

知名危机公关专家、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对记者表示,充电宝召回事件和民航禁令,无疑会让厂商更注重品质,加强与优质电芯供应商合作。

袁帅对记者表示,在生产环节,厂商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确保产品符合3C认证标准,这包括改进生产工艺、采用更优质的原材料、加强质量检测等,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。对于一些规模较小、技术实力较弱的厂商,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和技术压力,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。

销售渠道方面,禁止乘客携带没有3C标识、3C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,将直接催生了巨大的置换需求。而目前无3C标识的充电宝产品线下渠道也面临库存清理压力,特别是2024年8月前生产的无3C标识产品。

华强北市场一商户对记者表示,近日前来买充电宝的客户大多会询问是否带3C标识,未来,带3C标识的充电宝一定是趋势。

从未来充电宝均价走势来看,存在上涨的可能性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记者指出,3C认证增加厂家检测费用(单次数千至数万元),产线改造会推高单台成本约22元。部分厂商因电芯安全问题召回产品,需额外承担弥补措施费用。中小厂商因技术改造成本高也会逐步退出,头部品牌市占率有可能提升。最终产品价格将一同上涨。

“一方面,生产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厂商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利润;另一方面,随着市场对安全性能的重视,消费者更愿意为质量可靠、有安全保障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。然而,均价是否上涨还受到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。如果市场上厂商众多,竞争激烈,部分厂商可能会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,从而抑制价格的上涨。”在袁帅看来,在安全标准提高的大背景下,未来充电宝均价会呈现上涨趋势,不过涨幅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及其他因素的综合调节。

长期影响方面,政策正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。厂商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安全性能,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。同时在海外市场拓展中,国际认证如UL、CE等标准的重要性也在提升。

“未来,随着行业对认证意识的提高,有出口需求的充电宝,需要满足多重认证是趋势,这也将增加认证成本。”张孝荣表示,出口认证成本高于国内3C认证,同型号产品出口版成本高18%,也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,但溢价空间会更大。

3C充电宝

推荐阅读

点击大图 |刚刚!特朗普,签了!马斯克喊话:公布爱泼斯坦文件

点击大图 |抖音,发布!